李斯为什么背叛秦始皇(为何李斯背叛他呢)

首页常识李斯为什么背叛秦始皇更新时间:2022-12-06 12:31:49

公元前221年,完成了中华统一的伟大工程后,嬴政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俯瞰天下。这个天下,是他的了。就如一个伟大的厨师完成了一桌精美的菜肴,即使别人不问,他也会沾沾自喜地介绍一番。

那时候嬴政身边的人个个都身怀绝技。李斯自不必说。王绾文武全才,曾在王翦灭楚的战争中,为稳定王翦后方做出重大贡献。但他的缺点是年纪太大,经常听不清别人说什么,而且固执己见,喜欢古老的事物,不喜欢新鲜事物,这注定他在喜欢向前看的嬴政那里的结局不会太好。

李斯作为嬴政的得力助手为什么后来违背嬴政呢

李斯,楚国上蔡人,战国末年入秦国,大家都知道吕不韦是一个有眼光的人,他很赏识李斯才能,便收留李斯为舍人,后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

自吕不韦被清除后,嬴政对辅政班底做了调整,李斯做了司法部部长(廷尉)兼嬴政的秘书。李斯读的书多,所以嬴政常常向他请教,这一请教让李斯更加废寝忘食地读书,很担心哪次被嬴政问倒。

嬴政特别好学,手不离书(大多数时候是竹简),李斯就给嬴政推荐各种好书。战国时期,读书既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因为文字都刻在竹简上,很重,嬴政总是如此好学,所以就得了很重的腱鞘炎。

李斯当时可谓是嬴政的左右臂,深得嬴政信任,他也很为秦国发扬光大尽心尽职,可是为什么后来跟赵高合谋背叛嬴政呢?

其实,李斯一心为秦国着想且出于自身利益根本不可能背板秦始皇,只不过后来秦始皇暴政,出于秦国的安危和自身的利益才不得已和赵高违背秦始皇意志。

在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时,嬴政和李斯亲自去观察工作。仔细地检查每一个石块,如果发现有问题,马上就把负责人叫来,就地处决。不但把负责人处决,还牵连制作石块的民工。

在严格要求下,李斯发现人杀得越来越多,工地成了刑场,急忙对嬴政说:“不能再这样搞下去,否则人全被杀没了。”

嬴政说:“那你说怎么办,这工程就是豆腐渣嘛。”

李斯知道,嬴政陷在一种莫名的空虚与恐惧中。就像是一个埋头苦干100年而终于大仇得报之后的复仇者一样,复仇之后必然是空虚与恐惧。空虚的是,没有目标了;恐惧的是,不知以后该怎么走,因为前路漫漫,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好走……

李斯为什么要逼死女婿扶苏而扶持暴虐的胡亥呢

在秦始皇求长生药上,李斯曾推荐卢生术士给秦始皇。后来卢生诽谤嬴政事件,李斯早就听闻了。而且初闻时,还心惊胆战了一会儿,毕竟是他把卢生介绍给嬴政的,尤其让他担心的是,卢生是个假术士,如果嬴政知道了这点,非宰了他不可。于是命令赵高捉拿卢生等人,赵高觉得这个工作有难度,就跑去找李斯 赵高来找他,而李斯也正要找赵高,探听

嬴政的虚实。赵高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两人最近暗地里也走得很近,因为赵高需要李斯,李斯也需要赵高,两人慢慢的同流合污。

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过程中,在沙丘行宫突然死亡。李斯想,嬴政没有立太子,如果宣布嬴政死讯,那后果不堪设想。

秉持利益至上原则,按常理说,李斯应该帮助扶苏才对,因为扶苏是他的女婿,为什么后来会扶持纨绔子弟胡亥上位呢?

扶苏在整个大秦帝国的统一和创建过程中,形象一直很模糊。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是哪年出生的,只知道,他和嬴政的性格迥然不同。嬴政刚硬中带有阴柔,扶苏只有温柔没有刚硬;嬴政喜欢用严酷法律来办事,扶苏则喜欢谈仁义讲道德;嬴政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认准事情,必要做到底,扶苏则优柔寡断。

但有人喜欢扶苏,那就是那些儒生还有蒙毅。儒生喜欢扶苏,是因为扶苏的品质很符合他们对一个君子的要求;蒙毅喜欢扶苏,是因为他将来有可能成为皇帝。

而胡亥是嬴政最小的儿子,也是嬴政认为在诸多儿子中性格最像自己的一个,他始终跟着赵高学习秦律法,而且有超常的发挥。

赵高把嬴政去世的消息通知了胡亥,胡亥只是一惊,并没有过多表情。他对父亲的感情纯粹来自血缘,没有后天的情感培养。父亲的死,在他看来就如同一个他从来没有往来过的亲戚死掉一样。赵高也很满意胡亥这样冷酷的格调。但是想要胡亥上位必须有李斯的支持。

于是赵高来找李斯,李斯心事重重。一个人呆坐着,失去秦始皇这个靠山的李斯不知道将去何方。

因为扶苏和蒙恬的关系非常融洽如果扶苏做了皇帝,肯定会让蒙恬做丞相的……

赵高对李斯说:“皇上已经死了,他已无法掌控你的命运。你的命运在你自己手中,于你个人而言,扶苏上台,必重用蒙氏兄弟,你就靠边站,这还是最好的,我就担心你死无葬身之地啊。于帝国而言,扶苏上台,必重用儒家,和你的法治截然相反,你到时和皇帝意志相违背,恐怕是生不如死啊。”

赵高见李斯还在犹豫接着又道:“我从胡亥那里来时,胡亥说,‘请告诉丞相,一定要像当初吕不韦辅佐我父皇一样辅佐我’。”

终于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李斯妥协了。二人合谋把扶苏给逼死他乡。不久后,蒙恬、蒙毅兄弟也在监狱被处决。

赵高杀了李斯,本就一手遮天为什么还要杀秦二世胡亥呢

公元前210年,秦二世上位, 胡亥受到的所有教育都来自赵高,赵高懂法,而且能极为巧妙地钻法律的空子,并且搞得人不知鬼不觉。胡亥的性格自私任性,恰好是赵高最理想的徒弟。两人多年来之所以始终相处融洽,和二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嬴政在位时,虽然天下已“苦秦”久矣,但嬴政还能控制住,可胡亥有嬴政的欲望,却没有嬴政的能力,他只想享受权力带来的丰厚利润,却不想承担权力带给他的责任。又由于赵高毫无脑子地操纵,大秦帝国急转直下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在此后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在一次朝会上,赵高弄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好马。胡亥听了不禁笑出了声:“丞相怎么开这样的玩笑,这明明是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仍然坚持说是马,胡亥便问在场的大臣们。大臣们因为害怕赵高的权势,又不知道赵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多人便随声附和着说是马。

事情结束后,赵高把那些说是鹿的全部逮捕,秘密处死。从此,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人敢和他持不同意见了。大秦帝国此时成了瞎子、聋子。

李斯同意赵高的行为,但他不同意赵高把帝国搞成了瞎子和聋子。他不知疲倦地希望当面向胡亥反映这个问题,赵高不停地阻止他,最后,两人陷入了僵局。

赵高认为,此时除掉李斯,时机已经成熟。所以他在胡亥面前不停诽谤李斯,让胡亥坚信,李斯的忠诚只限于嬴政。

胡亥大怒,立即下令逮捕李斯,将李家三族抄斩。秦王国和秦帝国的宰相,几乎没有善终的,商鞅、吕不韦和李斯是典型代表。

李斯一死,也把秦二世拿捏的死死的,按理说赵高可以一手遮天高枕无忧了,为什么后来把秦二世给杀死呢?

大秦帝国在赵高的掌控下加速下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竖起抗暴大旗,几个农民在两人的率领下,突然向秦帝国开战。两人当时打出的宣传语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胡亥此时玩神秘,除了睡女人,什么都不管。一日,胡亥在美女厮混到高潮时,赵高带领卫队闯进来,胡亥大感意外。他知道遍地的反抗迟早会被胡亥知道,不如先下手干掉胡亥,再立新君。

赵高扶持子婴上位,子婴为什么一上位就处死赵高呢

大秦帝国第二任领导人,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掉了。胡亥一死,赵高早有准备,他另立胡亥的侄儿子婴为帝。可子婴才当了两天皇帝,赵高就急吼吼地把他从皇帝降格为王

按赵高的思路,那些六国贵族后裔之所以反叛,就是因为秦帝国灭了他们的国,如果秦帝国再变回秦王国,那么,大家又可以像从前那样,各自为政地相处了。

然而,赵高的一厢情愿,不但没让六国贵族后裔满意,也没让秦王国国王子婴满意。子婴联合几个亲信,把赵高诱进宫中,斩杀。

子婴试图力挽狂澜,但这已不可能。在做了46天的秦王国国王后,刘邦兵团抵达咸阳郊区,子婴出门投降,重建不到50天的秦王国,转瞬灭亡。刘邦没有杀子婴,可不代表子婴安全了。

一个多月后,残暴的项羽进入咸阳城,杀掉子婴,彻底灭掉了秦国。

公园前221到公园前207年 大秦帝国只在人间存在了14年,就和它的创建者嬴政一样,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结语:李斯是功臣还是罪臣呢

李斯是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华夏,推动了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与秦始皇一起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他的政治理念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同时他又欲望极强,极为自私的人,他贪恋权位,太过爱惜自己。跟赵高同流合污,害死本该上位的扶苏。

我们不能责怪嬴政和李斯把这个崭新的制度搞砸了,他们最伟大的地方是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并且知行合一。中国之后的汉唐元明清的帝王将相们无论多么杰出,都不得不承认,嬴政和李斯是他们不可更改的祖宗。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