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游玩(去辽宁省博物馆)

首页常识辽宁博物馆游玩更新时间:2023-08-11 21:01:30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出关东的第一站,故而印象深刻。

当然,也不仅仅如此,作为关外博物馆,辽宁省博的很多展品充满了古都西安的色彩;作为渤海湾的博物馆,又有很多海洋文明的痕迹;作为多个游牧民族政权的所在地,这里也有很多草原文明的遗存。在辽宁省博能够明显感受到多元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辽宁省博物馆是位于沈阳的一座以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十二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万件,以辽宁地区考古出土文物和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分书法、绘画、丝绣、青铜、陶瓷等十七个门类,尤以晋唐宋元书画、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瓷器、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常设展览有《古代辽宁》《满族民俗展》《中国历代玺印展》《中国古代货币展》《中国古代佛造像展》《中国古代铜镜展》《辽代陶瓷展》《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玉器展》《明清瓷器展》。

辽宁省博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这从常设展便能窥见一斑。作为藏品数量多、馆舍面积大的博物馆,想要逛完,还是需要花不少时间的。而我匆匆一瞥,只看了《古代辽宁》。

《古代辽宁》展览展示了从史前至清朝,发生在辽宁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彩绘双腹罐

在展厅看到了许多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的名词,以及这些名词背后所包含的内容和出土的文物。比如夏家店文化,以前也只是知道这个名词,在博物馆里却能看到这些已经留存数千年的文物--彩绘双腹罐,即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她得色彩依旧清晰且美丽。这就是博物馆神奇的地方之一,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

▲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样式而烧制的陶或瓷壶。

▲左边鎏金银臂鞲(gou),右边是玉质,是契丹人的独特猎具,狩猎时系在臂上用来护臂架鹰。鹰就是海东青。

▲这些带有明显的海洋特色。

▲这些带有明显的海洋特色。

▲这些带有明显的海洋特色。

▲玻璃玛瑙制品,则有明显的国际贸易痕迹。

▲玻璃玛瑙制品,则有明显的国际贸易痕迹。

▲玻璃玛瑙制品,则有明显的国际贸易痕迹。

▲玻璃玛瑙制品,则有明显的国际贸易痕迹。

每一个博物馆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辽宁省博物馆已经很明显看到游牧民族的遗存,有很多的跟马具相关的东西,也有滨海生活的遗迹。虽然我们是大河文明,但是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先民已经开始和海洋打交道了。

▲这是战国时候的蛇衔蛙铜饰,是一个车马具。蛇衔蛙是自然现象,但是令人生畏,用作车马具,有种神秘感。

▲古时候的罐子,边角的线条特别温柔,尤其是那边上类似花边的东西,做这个罐子的人一定是个温柔的人。

▲古时候的罐子,边角的线条特别温柔,尤其是那边上类似花边的东西,做这个罐子的人一定是个温柔的人。

▲这是猫么?还是什么小动物,图案可以直接用来做文创,明信片啊,印在帆布包上啊,都可以,是萌本萌了。

▲金步摇,就是这么奢华。

▲看着这个耳环,觉得耳洞疼。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可爱的小件。

▲一波大点的萌物。

▲一波大点的萌物。

▲一波大点的萌物。

▲一波大点的萌物。

▲一波大点的萌物。

▲这个力士抬棺总是能想到火爆网络的黑人抬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生活场景复原图,对于喜欢做手工的我来说,羡慕当时布展做这些小物的人。

有人说文博行业太传统了,在数字化时代显得有点落后。其实很多博物馆都有线上数字展览,辽宁省博便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数字化的保存与便捷,也需要身临其境地感受与体验,因为有些震撼只有亲眼看到、亲身体验才有领会其中之妙,这也是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的重要原因吧。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